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恒星与星系动力学研究团组招收专职研究人员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2-01-17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

恒星与星系动力学研究团组招收专职研究人员

 本招聘长期有效)

一、学院平台及团组介绍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学系目前拥有专任教师26人(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研究方向包括星系宇宙学,恒星与行星物理,高能天体物理等。学院依托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两大国家级研究平台,努力推进天文学科的快速发展。

天文学系恒星与星系动力学研究团队包括教授一名(李程远),副教授两名(汤柏添,王龙),博士后一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七名。研究方向包括星团和银河系的化学演化,星系动力学研究,恒星自转及其相关恒星活动研究,白矮星和白矮双星系统的搜索,星团中的引力波源研究,以及利用空间站巡天望远镜进行可分辨星团的预研究。

二、团组成员简介

李程远: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程远长期从事可分辨星团中的星族研究,包括星团中的双星,多星族,蓝离散星主导发现了星团中恒星自转对恒星结构与演化的贡献对多星族和蓝离散星的形成途径做出了限制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ApJL等50余篇国际知名同行评议杂志上,受邀出版专著一本,综述两篇。

汤柏添: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汤柏添长期从事恒星集团的观测研究,多次获得Magellan,GTC,CFHT等国际大型望远镜观测时间,发现了银河系化学异常场星的球状星团来源并对极端条件下星团中的星族成分进行了观测为星团的多星族起源理论的鉴别做出了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pJ, MNRAS等60余篇国际知名同行评议杂志上。

      王龙: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副教授,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龙长期从事高性能多体模拟程序开发与星团动力学研究,主导开发了NBODAY6++GPU和PeTar高性能N体程序,首次实现百万量级球状星团模拟,并获得国际天文联合会优秀博士奖(IAU PhD Prize)。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体模拟算法与性能优化,恒星形成,星团,潮汐星流与星系中央核的动力学演化,引力波源形成等。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pJ, MNRAS等30余篇国际知名同行评议杂志上。

三、招聘要求

       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在天体物理方向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具有密集星场测光和恒星光谱处理,恒星演化和大气模型计算,或者拥有流体和多体数值模拟方面有一定经验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四、薪酬待遇

       提供同等条件下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待遇和科研条件,团组支持申请者依托物理与天文学院申请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博士后资助项目)(入选者年薪可达30万)。通过面试的申请者,在正式入职后可随时办理校区落户,学校提供条件优渥的住房保障,为子女提供优质的附属教育机构入托入学等教育资源保障等。

五、招聘流程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岗位应聘流程https://spa.sysu.edu.cn/zh-hans/article/255

有意申请者请咨询:

李老师:lichengy5@mail.sysu.edu.cn

汤老师:tangbt@mail.sysu.edu.cn

王老师:wanglong8@mail.sysu.edu.cn